為指導電力行業科學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國家能源局在組織11家研究機構開展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電力系統轉型若干重大問題研究的基礎上編制了《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藍皮書》全面闡述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理念、內涵特征,制定“三步走”發展路徑,并提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總體架構和重點任務。
其中,在光熱發電方面,《藍皮書》表示,推動沙漠戈壁荒漠地區新能源基地化、主要流域可再生能源一體化、海上風電集約化開發。重點圍繞沙漠戈壁荒漠地區推動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結合清潔高效煤電、新型儲能、光熱發電等調節支撐性資源,形成多能互補的開發建設形式, 探索建立新能源基地有效供給和電力有效替代新模式。在儲熱方面,《藍皮書》提出,儲電、儲熱、儲氣、儲氫等覆蓋全周期的多類型儲能協同運行,能源系統運行靈活性大幅提升。儲電、儲熱、儲氣和儲氫等多種類儲能設施有機結合,基于液氫和液氨的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等長時儲能技術在容量、成本、效率等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從不同時間和空間尺度上滿足大規模可再生能源調節和存儲需求。優化新型儲能發展方式,充分發揮儲電、儲熱、儲氣、儲冷、儲氫優勢,實現多種類儲能的有機結合和優化運行,重點解決中遠期新能源出力與電力負荷季節性不匹配導致的跨季平衡調節問題,促進電力系統實時平衡機理和平衡手段取得重大突破。規模化長時儲能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滿足日以上平衡調節需求。新型儲能技術路線多元化發展,滿足系統電力供應保障和大規模新能源消納需求,提高安全穩定運行水平。以機械儲能、熱儲能、氫能等為代表的10小時以上長時儲能技術攻關取得突破,實現日以上時間尺度的平衡調節,推動局部系統平衡模式向動態平衡過渡。